Johnson博士的科学研究
基因组变化之于胸廓恶性肿瘤靶向疗法的影响(The impact of genomic changes on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thoracic malignancies)
我的科研是以我在哈佛医学院附属机构肺癌科室的多重领导职务为基础的。在担任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罗氏胸腔肿瘤学中心主任期间,我负责培养各个临床学科间的合作研究,将人口和基础科学融入我们的研究项目,并对肺癌患者施以创新型的治疗方案。在我的带领下,丹娜—法伯/哈佛大学癌症中心的肺癌科室不仅从雏形成长为一个全方位的科室,还在2011年丹娜—法伯/哈佛大学癌症中心激烈的补助金续期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我的带领下,肺癌科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的补助金在过去的16年里增长5倍。此外,丹娜—法伯/哈佛大学癌症研究所肺癌科在2008年成功地延续了肺癌杰出研究专门项目补助金(SPORE),并将在2016年秋天提交申请。在转化研究方面,我致力于检测新药在肺癌和其它携带特异性基因组变化的胸廓恶性肿瘤的疗效。在丹娜—法伯胸腔肿瘤学中心,我每周出诊一天,为我们患有胸廓恶性肿瘤的患者提供医护服务。此外,我还就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研究展开深入的授课。
我们的研究组成员发现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对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反应间的关联。现在,后续的研究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模式,通过使EGFR突变呈现敏感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取代了化学疗法,这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可行性。我是上述测试专利的持有人之一,目前,超过50%的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可以接受该测试。
当前,肺癌基因组变化的系统性特征描述已经确认了多种变化,从而可以延伸到用获批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或征集患者加入持续不断的研究中。这包括EGFR、 KRAS, 、 HER2、 BRAF和PIK3CA 突变,以及ALK和ROS1重排。我与研究组的成员一起搭建了系统性基因组特征描述,描述的对象几乎覆盖了我们所有携带EGFR、 KRAS, 、 HER2、 BRAF和PIK3CA 突变、ALK和ROSI1重排、HER2和MET增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在,我们每个月能够完成30-50位患者的基因组学变化特征的描述工作,追踪结果,并致力于将上述成果纳入医学档案,并优先将这些患者纳入适用于他们的、基于基因组学的治疗方案中。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1/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接受靶向治疗。
Johnson博士所属的研究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