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änne博士的科学研究
肺癌靶向疗法、新型EGFR抑制剂、耐药性机制(Targeted therapies in lung cancer, novel EGFR inhibitors,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肺癌靶向疗法研究
Jänne博士实验室致力于携带致癌变化的肺癌的临床前期模型。其主要焦点在于了解肺癌中的致癌变化导致靶向疗法敏感性的机制。此外,Jänne博士实验室还广泛研究模型系统和人源性肿瘤,以探索耐药性的机制。通过以上研究,Jänne博士团队得以为患有不同基因组学亚型的肺癌患者寻找新治疗策略。
新型EGFR导向疗法的临床前期和临床开发
继发性EGFR T790M突变(secondary EGFR T790M mutation)是导致EGFR抑制剂耐药性的最常见原因(60%的患者体内均发现该突变)。最初的研究发现了第二类EGFR抑制剂(共价或不可逆抑制剂)对携带EGFR T790M的模型系统有效。Jänne博士团队在临床前期模型和肺癌患者中深入研究了一种共价抑制剂——达克替尼(dacomitinib),尽管该药物在临床前期模型中呈现出有效性,但它对携带EGFR突变且经第一代抑制剂治疗后无效的肺癌患者并不具备临床效果。出现这种临床前期和临床间断裂的一个原因在于:在一个低得多的给药条件下,中靶剂量的发展限制了毒性(暨由抑制野生型EGFR(WT EGFR)介导的皮疹),使得抑制EGFR T790M所需的达克替尼无法在患者体内达到足够高的水平。在上述临床观察结果的基础上,Jänne博士团队与Nathanael Gray博士(丹娜—法伯激酶化学家)联手,一起解决该问题。上述研究帮助Jänne博士和Gray博士发现了此前未知的一类共价抑制剂(covalent inhibitors),暨不可逆转性嘧啶抑制剂(irreversible pyrimidine inhibitors),且它们是有效的EGFR抑制剂。在对抗EFGR
T790M和EGFR野生型方面,这类新型化学药物比不可逆喹唑啉类(irreversible quinazolines,如:达克替尼)更有效,因此,前者具有改善治疗的前景。目前,至少有7家制药公司已受到Jänne博士原始研究结果的启发,开发了相关的临床药物。Jänne博士带领了上述药物之一的1期临床试验:奥希替尼(osimertinib, AZD9291),并在2015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Jänne博士继续研究这类抑制剂,并将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合,以开发新型组合疗法。
针对肺癌展开靶向疗法的临床试验
Jänne博士已针对特异性基因组亚型的肺癌患者展开若干靶向疗法的临床试验。其中很多研究对改变或改善肺癌患者标准治疗均有裨益。当前,Jänne博士专注于开发组合靶向疗法以及预防和(或)延缓耐药性出现的临床研究。
Jänne博士所属的研究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