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浸信会医院护士Iris Lo(RN,左)与丹娜—法伯Kimberly Noonan護士(Kimberly Noonan, MSN, NP)合影
-
2019年4月12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讯
上周,香港浸信会医院护理领导团队(Hong Kong Baptist Hospital, HKBH)到访波士顿,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同仁就护理工作的洞察和心得展开深入讨论。此次香港浸信会医院领导一行是双方增进了解、推动合作的最新互动。
此次来访的香港浸信会医院护理领导有Yuk Sim Chan护士(RN)、Hilda Li护士(RN)以及Iris Lo护士(RN)。她们参加了诸多课程及报告会,包括:质量和安全概览、护士培训及教育及高级执业护理。此外,她们参观了研究所的放射肿瘤内科、门诊药房、吉米基金会诊所(Jimmy Fund Clinic)、约基大楼内(Yawkey Building)的若干输液区,以及位于布莱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内的丹娜—法伯住院部。最后,丹娜—法伯的护理团队与她们展开圆桌会议,就护理的诸多功能交换意见,参与讨论的丹娜—法伯护理团队包括:肿瘤内科护士导航员(oncology
nurse navigator)、科研护士(research nurse)、护理医师(nurse practitioner)及其他临床工作人员。
“在香港,我们没有专门为癌症患者指派的医院护理服务。” 香港浸信会医院首席护理官Yuk Sim Chan女士说道,“此次造访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让我们拓宽了视野。我们从患者在丹娜—法伯就诊的全过程中了解到将所有的癌症服务科集于一体的好处。我们切实感受到丹娜—法伯团队设计的工作流程和系统垂直化是以患者为中心(patient-centric)为出发点的。”
香港浸信会医院团队的此次访问由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患者护理服务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护理官Anne Gross博士(Anne Gross, PhD, RN)及凯斯西储大学护理学院(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的Joyce Fitzpatrick博士(Joyce Fitzpatrick, PhD, RN)组织。Fitzpatrick博士亦曾在香港任教。2018年,丹娜—法伯成人门诊护理部的临床专家Anne Elperin护士(Anne
Elperin, MSN, RN)曾四度造访香港,以帮助研究所在国际范围内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因此,她以香港同仁的兴趣为基础,统筹协调了本次交流。
“我们与香港的同仁们探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护理工作和培训的差异性,讨论的成果颇丰;此外,我们也对两所医院拥有的相同之处感到高兴。” Elperin护士说道。 “护士导航员(nurse navigator)的作用是香港同仁们想要学习的课题;她们非常喜欢我们在患者症状管理的工作,因为我们总是保证患者能够联络到护士。或许是基于香港护理师的短缺以及她们面对的挑战两方面的考量,香港同仁们得到了有关远程管理患者的启发。”
Gross博士补充道,香港浸信会医院团队对丹娜—法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以及护理人员与其它临床团队的合作水平亦饶有兴趣。Gross博士表示,今年6月,她将与Kimberly Noonan护士(Kimberly Noonan, MSN, NP)一起回访香港;届时,双方将就进一步展开合作进行探讨。
“我和Kim将在由香港浸信会医院主办的一个护理会议上作演讲,届时,香港所有的肿瘤内科护士皆会参加。” Gross博士说道, “我们已经与浸信会医院就双方建立长期观摩学习和教育课程的合作关系展开讨论。”
Yuk Sim Chan女士团队对此表示十分期待。
“我们珍视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互相学习的机会。” Yuk Sim Chan女士说道, “我们从贵方的系统中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与贵方分享了我方的系统,以期在浸信会医院践行贵我双方的最佳执业经验。”
媒体联络
阁下若有媒体联络需求,敬请致电617-632-4090,请阁下指明与媒体团队洽谈;或请发邮件至media@dfci.harvard.edu。阁下如欲转载本文,请发邮件至kun_ma@dfci.harvard.edu。